分类: 行业精选  浏览(21) 

稳增长:注入提效降耗绿色动能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改造力度,开展重点用能、用水设备更新以及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改造,推动涂料、油墨、胶黏剂、清洗剂等产品向低(无)VOCs含量和低光化学反应活性方向转型;谋划实施一批石化化工行业减污降碳协同重大工程,打造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企业;推动企业和园区建设一批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蓝皮书(2024—2025)》显示,2023年,我国石化产业的能耗总量达到8.05亿吨标煤,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4.1%。部分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相对落后,能量回收系统不完善导致能源浪费严重,整体能效水平有待提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为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不少炼化一体化及煤化工企业正在探索石化和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的耦合发展路径,加快推进烯烃原料轻质化和多元化、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产业化、绿电裂解代替传统蒸汽裂解、生产过程电气化等,为行业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新路径。

  以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开创“煤炭清洁转化+绿电+储能”能源融合新范式,建设了“绿电+大容量储能+能源化工装置”一体化耦合重大技术示范装置,首创绿电、储能与化工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耦合技术,实现绿电100%自发自用、全额消纳。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通过推进蒸汽能源阶梯利用,打造炼化场景绿色生产新模式。据悉,该场景在高效完成中压蒸汽向低压蒸汽的减温减压转化任务的同时,可同步驱动发电装置产生电能,将蒸汽能源的内能充分转化为可用电能,打破了传统减温减压过程中能源的无效损耗。

  《方案》的发布指引着涂料等行业向低(无)VOCs含量和低光化学反应活性方向转型。广州工控集团下属广东珠江化工涂料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曾伟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绿色发展绝非单一的环保投入,更是公司降本增效、开拓市场、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面向市场对环保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推出了低VOCs的涂料、胶黏剂等绿色产品。与此同时,公司还取得了“环保产品”认证与“绿色供应链”资质,大幅提升了品牌形象与市场认可度,为获取更多优质订单提供了稳定支撑。此外,该公司积极采取高耗能设备升级换代、配套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等举措,综合能耗有所降低。

  在固体废弃物治理方面,石化行业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高效循环体系。磷石膏综合利用一直是行业环境治理的难题之一,贵州磷化集团聚焦磷石膏综合利用,相继推出无水磷石膏包装箱、高品质无水磷石膏等产品,打破磷石膏“低质利用”的行业困局,并围绕磷石膏制绿色建材、回收硫素联产胶凝材料、磷石膏制包装材料三大路径,持续推进磷石膏产业化开发。

  《方案》还对石化化工行业推进双化协同提出明确发展方向,包括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对此,中国信通院规划所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婧媛表示,从传统行业的角度来说,双化协同重在降碳增效,要围绕材料、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与供应链、碳排放监测等流程,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具体到石化行业,数字孪生可应用于流程反应模拟,以实现轻量化设计;网络、数据可应用于炼化数据分析,以优化材料、设施;能源云可应用于煤改电,以推进用能结构转型;物联网和区块链可应用于能耗监测,以强化监测评估。

  还有部分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希望尽快出台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标准,例如碳足迹核算标准等,以标准引领行业向新、向绿。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