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
通知介绍,为引导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聚焦企业主要技术装备、关键工序工艺、能源计量管理开展能效诊断,围绕企业优化用能结构、提升用能效率、强化用能管理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推动重点用能行业和领域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中小企业改进用能行为。
2022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主要完成百家重点企业全面节能诊断、千家中小企业专项节能诊断和培育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其中,百家重点企业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领域挑选企业,引导企业依据诊断结果加大节能提效资金投入,开展技术改造和管理提升,打造一批工业节能示范项目和典型案例。千家中小企业则在能源消费量较大的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为主)中挑选,帮助企业评估用能系统和关键设备能效水平、实际运行情况等,改进用能行为,降低能源方面生产成本。
2022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分三步走,一是由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推荐有诊断服务需求且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对应的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名单,报送给工信部。
二是工信部确定“百家重点企业全面节能诊断”和“千家中小企业专项节能诊断”任务,发布2022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一定资金支持。承担任务的服务机构不得就诊断服务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三是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完成诊断任务,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诊断报告报送给推荐单位,同步报送给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平台。推荐单位在任务完成后,从诊断数量、完成质量、数据分析、企业反馈等方面对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进行梳理总结,再向工信部报送工作总结报告、节能诊断报告等材料。
工信部提醒,要做好结果应用,推荐单位要根据节能诊断结果,引导企业持续实施节能提效改造,推广一批技术装备和管理措施。
在“双碳目标”的指导下,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理念越发受重视,制造业是减碳的重要领域,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措施奖励、推广低碳生产行为,不少海外业务比例高的制造业企业为满足国外客户对绿色供应链的要求,自行制定的碳中和时间比中国政府制定的碳中和时间还要早。从这一角度看,工信部开展的2022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对于环境和企业来说是“双赢”,但企业方对这一服务依然存在顾虑。
广东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其所在的公司近年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号召,已在公司园区内建筑屋顶建设了大型光伏发电系统,也乐于对外分享自己的低碳实践,但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参与上述诊断服务有几个顾虑点。
一是全面诊断,或者说为实现更为有效、彻底的节能减耗,需要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运营情况展示给服务机构。“作为企业方,尤其是中小企业,我觉得在这点上会有些阻力。”上述人士称。
从通知内容来看,承担任务的服务机构不得向被诊断企业收取费用,工信部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节省了企业的诊断费用,但也意味着相对于自己出钱聘请服务机构,企业对服务机构的控制力度可能会被削弱。
二是诊断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地节能,在落地环节可能需要额外的资金支出。“节能设备可能需要再投入,如果在现有产线的基础上投入低耗能设备,还要评估是否停产等。”上述人士称。
三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大环境不理想,中小企业对于节能减耗的积极性可能有所降低。
工信部提出,对根据节能诊断建议实施节能提效改造的企业,在有关财政资金、政府投资基金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工作中予以优先支持。
文章来源:内参频道